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是医院常用的现场制氧设备,其工作原理基于变压吸附技术。系统以环境空气为原料,首先通过高效过滤器去除灰尘和杂质,随后由无油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加压至0.5–0.7 MPa。压缩空气进入冷冻干燥机和多级精密过滤器,脱除水分、油分及微粒,确保进入吸附塔的气体洁净干燥。在吸附塔内,沸石分子筛在加压状态下优先吸附氮气,使氧气富集并通过;系统通常配置两个吸附塔,交替进行吸附与解吸再生,实现连续产氧。产出的氧气纯度稳定在90%–93%,经缓冲罐稳压后送入医院供氧管道,符合《医用氧气》(YY/T 1497-2016)标准要求。

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的工作原理、建设规范及电气预留要求

在工程建设方面,制氧机房的设置须严格执行《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》(GB 50751-2012)和《氧气站设计规范》(GB 50030-2013)。机房应独立设置于建筑底层或附属用房,严禁与病房、手术室等医疗功能区相邻。室内需保持良好通风,换气次数不少于每小时6次,并安装防爆型排风扇;墙面、地面采用不燃材料,门窗向外开启,门口设挡鼠板。设备四周应预留≥1.0米的检修通道,顶部预留吊装空间。排气口必须引至室外安全区域,距地高度不低于4.5米,避免富氧气体在局部积聚形成安全隐患。

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的工作原理、建设规范及电气预留要求

电气预留是保障制氧机可靠运行的重要前提。设备功率通常为10–50 kW,应由双电源回路供电(一路市电+备用电源),电压为380 V±5%,频率50 Hz。配电箱宜设于机房外便于操作的位置,配置独立断路器、电流监测及漏电保护装置。所有照明、插座及风机等电气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,照度不低于150 lx。同时,应预留通信接口,用于接入医院中央监控系统,实现远程启停、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报警功能。

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的工作原理、建设规范及电气预留要求

规范设计制氧机的工作流程、合理规划机房布局、精准落实电气预留,是确保医用制氧系统安全、稳定、合规运行的关键基础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88-1770-6166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